Search

【江戸時代的染付蕎麦猪口】
經過九區的古董店,從門外瞥見層架上擺了一只染付蕎麦猪口,自己並...

  • Share this:

【江戸時代的染付蕎麦猪口】
經過九區的古董店,從門外瞥見層架上擺了一只染付蕎麦猪口,自己並沒有這種造形其實很現代的日本傳統食器(因為過去對這個形狀很無感,但最近心境有些改變,覺得若是收藏一兩個也無妨),便推門進去瞧瞧,店家表示這可能是明治時期的杯子,她也不確定,但我仔細的看了看,認為應該是江戶中後期的東西,杯身的紋飾很雅麗,青料的釉色很恬淡,價格也合理,就買了下來成為新收藏。
所謂「染付(そめつけ / Sometsuke)」就是日文指涉的「青花瓷」。「染」,是以青料色繪,而「付」,指的是紋飾。至於蕎麦猪口(そばちょこ / Soba-Choko),則是指寬口(直徑約7公分)縮底(直徑約5公分)、線條平直大方的無蓋杯形容器。這種造形十分現代的容器其實早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以京都、大阪為主的元祿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當時是在極注重禮儀形式的本膳料理當中用來盛裝漬物、醋物之類的涼拌菜,到以幕府所在之江戶(即今之東京)為主的江戶時代,因為一般庶民吃不起農民上繳給諸侯武士的白米,而生長於貧瘠土地的蕎麥以及色澤鐵灰的蕎麥麵又不受上層階級的待見,反而成為庶民大眾的日常食物,到了江戶中期,街上已是蕎麥麵店林立,而「蕎麦猪口」也轉變為裝盛讓蕎麥麵條沾濡醬汁的容器或是酒杯,成為極為普遍的食器。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Jessica’s antique-hunting in Paris 我的巴黎古董獵奇
View all posts